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哪個未來發展趨勢好呢?
一、產業定義與范疇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分類,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其中,工業機器人指應用于生產過程與環境的機器人,例如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指除工業機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于人類的多種高技術集成的先進機器人,主要包括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二、產業政策分析
(一)產業環境
-
我國勞動力優勢逐漸弱化,國產機器人市場需求旺盛 近幾年我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相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我國老齡化加速,勞動力日漸短缺,勞動力優勢已經弱化。而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終端產品銷售均價不斷降低,特別是國產經濟型機器人的投資回報符合制造業中小企業的預期時間,隨著零部件的國產化,國產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制造業企業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
客戶要求提高導致需求逐步釋放,下游應用場景不斷擴大 隨著制造業對于精細化生產的要求,市場對產品穩定性及可靠性的保證,更多的制造業企業朝向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級,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逐步釋放;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的加速突破,服務機器人下游應用場景也日趨廣泛,已延伸至娛樂、教育、餐飲、醫療等各個領域,特定場景的服務機器人將迎來發展機遇。
-
智能制造倒逼制造業轉型, 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基礎良好 全球制造業正面臨高質量,高效率,低消耗為特點的新的競爭局面,智能制造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在引領制造業轉型提升的同時,也保障和帶動了工業機器人的旺盛需求。電子與汽車制造行業自動化需求不斷提升,也為機器人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政策分析
近年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產業政策為我國機器人領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推動我國機器人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2016年,《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攻克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減速器、專用伺服電機和驅動器、控制器、傳感器、末端執行器五大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壁壘,發展弧焊機器人、全自主編程智能工業機器人等10類產品。2016年12月,工信部制訂了《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加強工業機器人產品質量管理,從綜合條件、企業規模、質量要求、研發創新能力、人才實力等方面對工業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和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企業提出要求。2018年,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發展機器人,陜西、遼寧、黑龍江、福建、河北、江蘇等省市均已出臺支持機器人應用的相關優惠政策。
三、產業鏈全景圖
機器人產業鏈可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來進行分析。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包括核心零部件、本體制造、系統集成和行業應用四個核心環節;服務機器人產業鏈整體可分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軟件與操作系統、下游整機制造與應用服務三大環節。
圖 1 機器人產業鏈全景圖
核心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系統,是重中之重,需要突破發展;服務機器人上游零部件環節包括芯片、減速器、各類傳感器及電池模組、存儲器等其他零部件。
本體制造:對于上下游有拉動和引領作用,需要較好的技術積累。
系統集成:是機器人產業的最終應用體現,需要依托良好的案例積累和廣闊的應用環境來支撐。
軟件與操作系統:服務機器人中游環節,包括技術模塊,導航、語音識別以及操作系統。
整機制造與應用服務:服務機器人下游環節,面向醫療、家庭、商業等行業服務以及提供大數據服務。
四、市場規模
中國機器人市場發展較快,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三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發展空間。預計2018年中國機器人整體市場規模接近600億元,到2021年將突破1200億元。
圖 2 2016-2021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及預測
隨著老齡化人口趨勢加快,醫療、家用、商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焖贁U大,應用領域廣泛,工業機器人將保持穩定增長,增速慢于前者。2018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市場結構比約為3:7,預計2021年將接近4:6。
圖 3 2016-2021年中國機器人市場結構及預測
五、趨勢研判
-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長率再創新高,下游需求及應用場景不斷擴大,市場前景高度可期。
-
機器人重點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上海、江蘇、浙江所在的長三角區域是機器人企業數量最多的聚集區。
-
工業機器人零部件國產控制伺服系統產品占比逐步提高,本體制造中低端市場滲透率提升,系統集成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
服務機器人個人/家用領域發展尚不成熟,醫療/康復領域處于產業培育期,教育、康復、物流等領域具備市場潛力。
-
從投資潛力來看,AGV、掃地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并聯機器人、倉儲機器人、伺服控制系統等中短期值得關注。
- 上一篇:人機協作時代,激光導航AGV為何成為新風口? 2019/12/28
- 下一篇:5G時代下的智能工廠將是怎樣的? 2019/12/9